弟兄姐妹,主内平安!
今天是《基督生平》第1002讲。我们先来作祷告,求神赐福、使用以下的时间:(略)
我们继续分享:按才干受托的比喻——(六)主人的责备。
【太25:26-30】主人回答说:“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!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,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到我来的时候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夺过他这一千来,给那有一万的!因为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”
主人称呼那把银子“埋藏”起来的仆人为“又恶又懒的仆人”。“恶”,是因为他妄评主人,把主人当成了一个“残忍的人”,并且煞有介事地说:“我知道你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。”
注意这个词——“我知道”他已经判定主人就是这样的人了!
在教会里最难缠的就是这种人——他们口口声声说:“我知道”、“我知道”,岂不知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如同约伯所说的——“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,是炉灰的箴言;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,是淤泥的坚垒!”(参伯13:12)。
当神托付你一件事的时候,你不要以这种“无理”的借口来推辞。你没有种,不代表别人在你以先没有种;你没有播撒,不代表福音就没有收成。你只管去做就是了。结果如何,留给上帝。
【约4:38】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,别人劳苦,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。“
再来说说那仆人的”懒“。他怎么”懒“呢?他把主人给他的一千银子埋藏了!圣工不作,群羊不管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这很像司布真牧师在讲道中所描述的一等人:
他们不反对福音,但他们也不扞卫福音;他们不行恶,他们也不行任何善事;他们的道德品格并非声名狼藉,但他们也不因圣洁而闻名;他们不是没有信仰,他们是没有敬虔和热心。
他们可能是天使,但他们却是一群剪掉翅膀的天使,因为他们在作工时飞得不太高,不太远。
他们热心不够,不足以让撒但发怒,他们敬虔不足,不足以在他们的神的祭坛上使自己成为活祭。
这”又恶又懒“的仆人要受责备和刑罚了!
主人说:”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,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到我来的时候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“
主人的意思是:你既然如此评判我,觉得我是残忍的,岂不更应该努力侍奉吗?最起码,你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也可以收点利息回来。
第一,主人说”你既知道……“,并不是说懒惰仆人在前面对主人的认识——”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“就正确了!
他可以对主人的认识有偏差,但主人责备的却是他作工的态度——他懒得连举手之劳,哪怕是像收取利息这样的小事都不愿做。
第二,主人凭仆人的口定了仆人的罪。这不是他自己说的话吗?”没有种的地方你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你要聚敛“
他以为这是他不做工的”理由“,却不想会成为自己在主人面前的”罪状“。
每一个侍奉主的工人都要慎重思考这个问题:有一天我所说过的话,会反过来见证我的不是吗?我今天一些不做工的理由,会成为将来神定罪我的凭据吗?
主早就这样提醒我们了:
【太12:36-37】”当审判的日子,(你的话)必要句句供出来。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,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。“
【犹14-15】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:”看哪,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,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,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,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。“
主不但审判人所做的”事“,也审判人所说的”话“。
既如此,我们就该求主洁净我们的舌,把守我们的嘴,弃绝那些”刚愎话“、”谎话“、”论断话“、”造谣话“、”诽谤话“,多说造就人的话,主看在眼里,必要纪念赏赐你!
第三,主人说:”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“是什么意思?
这里”兑换银钱的人“,不是指在圣殿里兑换银钱的人,而是指在通商海口帮助生意人兑换银钱的人,他们是当时的小型银行,经营存放和汇兑银钱的业务。人把钱存放到他们那里,过段时间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
请大家注意,主耶稣并不是在反对社会上的这种”存钱“制度,也不是在鼓励社会上那些”放高利贷“的人。主是以社会上的这种”存款“、”收取利息“来反衬这仆人的行为——你连最基本的利息都懒得收取!
至于谁是”兑换银钱的人“?”利息“又是什么意思?这根本不是比喻的重点。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。要注意这背后主的用意是什么:
【林后3:6】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。不是凭着字句,乃是凭着精意。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,精意是叫人活。
在这个比喻中,”银子“就是指”恩赐“,有人领了五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大恩赐“;有人领了两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中等恩赐“;有人领了一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微小恩赐“。这并不是主人偏心,厚此薄彼。乃是根据各人的才干而分配的。
恩赐有大小,托付也有别。只要他们照着主人所赐的努力尽忠侍奉,就必得夸奖和赏赐。
另外,前两个仆人各”赚“了五千银子和两千银子,何为”赚“呢?”赚“就是做工有数天的价值,能存到永恒的侍奉果效。
但这最后一个仆人,却把银子——即恩赐”埋藏“了,”埋藏“就是不用。也可能他觉得恩赐小,排不上用场。也可能他对主人的赐予有意见,觉得不公平。
但无论怎样,主说”你哪怕把银钱交给兑换银钱的人,还能收取点利息呢!“。
不怕恩赐小,就怕懒惰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只要你努力了,哪怕收效甚微,主也纪念!
恩赐不在大小,乃在于”用“。俗语说:”常打的井水最甜“,就是这个道理。
今天我就和弟兄姊妹分享到这里,愿天父的慈爱,我主耶稣基督的恩惠,圣灵的交通、感动、引导和劝勉常与弟兄姊妹同在,从现在直到永永远远,阿们!
弟兄姐妹,主内平安!
今天是《基督生平》第1002讲。我们先来作祷告,求神赐福、使用以下的时间:(略)
我们继续分享:按才干受托的比喻——(六)主人的责备。
【太25:26-30】主人回答说:“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!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,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到我来的时候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夺过他这一千来,给那有一万的!因为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”
主人称呼那把银子“埋藏”起来的仆人为“又恶又懒的仆人”。“恶”,是因为他妄评主人,把主人当成了一个“残忍的人”,并且煞有介事地说:“我知道你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。”
注意这个词——“我知道”他已经判定主人就是这样的人了!
在教会里最难缠的就是这种人——他们口口声声说:“我知道”、“我知道”,岂不知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如同约伯所说的——“你们以为可记念的箴言,是炉灰的箴言;你们以为可靠的坚垒,是淤泥的坚垒!”(参伯13:12)。
当神托付你一件事的时候,你不要以这种“无理”的借口来推辞。你没有种,不代表别人在你以先没有种;你没有播撒,不代表福音就没有收成。你只管去做就是了。结果如何,留给上帝。
【约4:38】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,别人劳苦,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。“
再来说说那仆人的”懒“。他怎么”懒“呢?他把主人给他的一千银子埋藏了!圣工不作,群羊不管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这很像司布真牧师在讲道中所描述的一等人:
他们不反对福音,但他们也不扞卫福音;他们不行恶,他们也不行任何善事;他们的道德品格并非声名狼藉,但他们也不因圣洁而闻名;他们不是没有信仰,他们是没有敬虔和热心。
他们可能是天使,但他们却是一群剪掉翅膀的天使,因为他们在作工时飞得不太高,不太远。
他们热心不够,不足以让撒但发怒,他们敬虔不足,不足以在他们的神的祭坛上使自己成为活祭。
这”又恶又懒“的仆人要受责备和刑罚了!
主人说:”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,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到我来的时候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“
主人的意思是:你既然如此评判我,觉得我是残忍的,岂不更应该努力侍奉吗?最起码,你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也可以收点利息回来。
第一,主人说”你既知道……“,并不是说懒惰仆人在前面对主人的认识——”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“就正确了!
他可以对主人的认识有偏差,但主人责备的却是他作工的态度——他懒得连举手之劳,哪怕是像收取利息这样的小事都不愿做。
第二,主人凭仆人的口定了仆人的罪。这不是他自己说的话吗?”没有种的地方你要收割,没有散的地方你要聚敛“
他以为这是他不做工的”理由“,却不想会成为自己在主人面前的”罪状“。
每一个侍奉主的工人都要慎重思考这个问题:有一天我所说过的话,会反过来见证我的不是吗?我今天一些不做工的理由,会成为将来神定罪我的凭据吗?
主早就这样提醒我们了:
【太12:36-37】”当审判的日子,(你的话)必要句句供出来。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,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。“
【犹14-15】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:”看哪,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,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,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,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。“
主不但审判人所做的”事“,也审判人所说的”话“。
既如此,我们就该求主洁净我们的舌,把守我们的嘴,弃绝那些”刚愎话“、”谎话“、”论断话“、”造谣话“、”诽谤话“,多说造就人的话,主看在眼里,必要纪念赏赐你!
第三,主人说:”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“是什么意思?
这里”兑换银钱的人“,不是指在圣殿里兑换银钱的人,而是指在通商海口帮助生意人兑换银钱的人,他们是当时的小型银行,经营存放和汇兑银钱的业务。人把钱存放到他们那里,过段时间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。
请大家注意,主耶稣并不是在反对社会上的这种”存钱“制度,也不是在鼓励社会上那些”放高利贷“的人。主是以社会上的这种”存款“、”收取利息“来反衬这仆人的行为——你连最基本的利息都懒得收取!
至于谁是”兑换银钱的人“?”利息“又是什么意思?这根本不是比喻的重点。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。要注意这背后主的用意是什么:
【林后3:6】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。不是凭着字句,乃是凭着精意。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,精意是叫人活。
在这个比喻中,”银子“就是指”恩赐“,有人领了五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大恩赐“;有人领了两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中等恩赐“;有人领了一千两,我们可以称其为”微小恩赐“。这并不是主人偏心,厚此薄彼。乃是根据各人的才干而分配的。
恩赐有大小,托付也有别。只要他们照着主人所赐的努力尽忠侍奉,就必得夸奖和赏赐。
另外,前两个仆人各”赚“了五千银子和两千银子,何为”赚“呢?”赚“就是做工有数天的价值,能存到永恒的侍奉果效。
但这最后一个仆人,却把银子——即恩赐”埋藏“了,”埋藏“就是不用。也可能他觉得恩赐小,排不上用场。也可能他对主人的赐予有意见,觉得不公平。
但无论怎样,主说”你哪怕把银钱交给兑换银钱的人,还能收取点利息呢!“。
不怕恩赐小,就怕懒惰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只要你努力了,哪怕收效甚微,主也纪念!
恩赐不在大小,乃在于”用“。俗语说:”常打的井水最甜“,就是这个道理。
今天我就和弟兄姊妹分享到这里,愿天父的慈爱,我主耶稣基督的恩惠,圣灵的交通、感动、引导和劝勉常与弟兄姊妹同在,从现在直到永永远远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