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难是长在生命里的程序,拿不掉的-雁子


苦难是长在生命里的程序,拿不掉的
   
 史铁生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。21岁截瘫,30岁得了严重的肾病,每周透析3次,每天都在和疾病搏斗,一斗就是40年。他曾三次自杀未遂,只好选择活下来。这期间完成20部短篇小说、6部中篇小说、2部长篇小说、18部随笔散文、2部电影剧本……用了整整38年,把悲剧活成了诗。终于活满了60年,“铁生”名不虚传。

人不可能样样都倒霉,他也是,他拥有最真诚纯洁的爱情。 爱人叫陈希米,比他小10岁,是西北大学中文系《希望》编辑部编辑。为他动心正是因为他的残疾和自强不息。写了上百封信后,两人结婚了。此后二十年里,希米成了他的双腿,两人相濡以沫,日子清贫而幸福。他对她说: 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,你来了白昼才看破樊篱。

2010年12月31日,他永远走了。但爱还在继续。希米带着他的骨灰去了德国,在小镇罗腾堡长久驻足,完成了他的心愿。她感到他一直在身边,不停地说,你下辈子还要娶我……  

    《病隙碎笔》是他浓缩的灵魂,思想的结晶。在不断的苦难中他成为一个朝圣者。

  他读的最多的是和苦难有关的篇章。他说Y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,他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,而是接连不断的苦难。不断的苦难让他的信心动摇,他问我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?答,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,这就是你不能单单拿掉苦难留下享受的整个世界,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。

   他传递给我们这样的启示:他给了我们一切包括苦难;正是借着苦难他建立起了带有神性光芒的生命;不可以只求祝福不要苦难,,苦难是长在生命里的程序,拿不掉的,命运不受贿。

    只有在苦难中的人,才能有如此真切的体会。想想我们,常常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呼唤,常常因为没有回应而埋怨。在这个几乎失去了生命的全部乐趣和意义的病人面前,我们是不是应该惭愧?
能够接受悲剧忍受悲惨的人不稀奇,但是能把悲惨活成了诗的人就稀奇了。
史铁生曾经说,他不能走路的时候特别怀念自由奔跑的时光,只能躺着的时候特别怀念坐轮椅的时光,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时候特别怀念在普通病房的时光……而我们,是不是应该特别珍惜我们现在的时光。

一切都不是我们能够支配的,我们注定要失去一切,但即便你失去了一切,也还有一样是可以自由支配的,那就是对待苦难的态度,是痛苦拒绝绝望无奈,还是坦然接受勇敢面对,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心情和生命状态。
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培养自己接纳和承受一切苦难的心态,以便灾难来临时可以从容面对,不至于太过痛苦。这也是每一个人需要预备的不是吗?

暂无图片

我要上传

评论·0

雁 子
提示: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

Powered by JYmusic